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保健 > 正文

夏秋季常见传染病防治

时间:2018年09月10日来源: 作者:韩芳 点击:
夏秋季节交替之际,气温高、湿度低,早晚温差大,是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校医院在此提醒广大师生员工,了解相关卫生知识,做好自我卫生防护,保障身体健康。一、肠道传染病——“吃进去”的传染病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甲型病毒性肝炎等。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

夏秋季节交替之际,气温高、湿度低,早晚温差大,是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校医院在此提醒广大师生员工,了解相关卫生知识,做好自我卫生防护,保障身体健康。

一、肠道传染病——“吃进去”的传染病

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甲型病毒性肝炎等。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防治措施

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以饮食卫生为重点,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

1.提倡良好的个人和饮食卫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不到街头不卫生的小摊点就餐实行分餐制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罐头食品出现鼓起色香味改变的情况不可食用。

2.加强个人防护。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适当进食蒜、醋可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3.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自行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生素进行不规范治疗,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二、虫媒传染病——“叮咬传播”的传染病

夏秋季常见的虫媒传染病如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是“叮咬传播”的传染病。昆虫先叮咬牲畜(禽)或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以乙脑为例,乙脑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蚊子叮咬了牲畜(禽)或病人后,体内感染了乙脑病毒,当感染了病毒的蚊子再去叮咬健康人时,就会把病毒传入健康人的血液中,并随着血液进入大脑,然后在那里生长繁殖,使人得病。

防治措施

以乙脑为例,免疫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10岁以下儿童均应在流行季节前13个月完成接种,以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儿童经初次基础免疫后应按规定加强免疫。

其次,灭蚊防蚊,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加强学生宿舍、教室及校园环境卫生,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夜间睡觉防止蚊虫叮咬可用蚊帐、驱蚊剂等。

第三,一旦被蚊虫叮咬后出现发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不醒等症状,要及早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救治,尽可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三、呼吸道传染病——“吸进去”的传染病

夏秋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肺结核、麻疹、水痘、腮腺炎等。9月正值学生开学季,是肺结核、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染。

防治措施

1.学校应加强对教室、宿舍、图书馆、餐厅等人群密集场所的通风和消毒,室内每日开窗2~3次,每次通风至少15分钟。

2.加强学生因病缺勤登记工作,如发现因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而缺勤,要及时进行报告、隔离、转诊,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同时继续追踪学生就诊情况。

3.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提醒同学们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注意掩口鼻。5.若出现发热、皮疹、咳嗽咳痰超过2周或痰中带血丝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检查。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